Rafiki Exchange|后疫情时代来华留学机构如何破局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不仅危及了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健康,还冲击了各国的教育,经济等方方面面。其中,来华留学行业也受到了波及,大批有意向来华留学的学生无法进入中国各高校学习,入学日期遥遥无望,来华留学机构也面临许多招生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困难。这样就出现了一个新问题:来华留学机构如何在后疫情时代做出改变,从而在变局中开新局?
6月20日,Rafiki邀请到了2家大型的来华留学机构,他们分别是来自印度尼西亚的Chinalink 与泰国的Oren。我们共同讨论了一些问题,其内容也与中国高校息息相关。
此次研讨会时长2小时,以下为研讨内容重点(更多内容请查看文末视频):
1. 与过去相比,疫情之下贵公司和高校进行合作时还会碰到哪些新问题?
Chinalink:
高校开放留学生进入校园学习的时间无法确定,所以留学机构在招生时也无法向学生作出保证,所以招生进程没有疫情之前顺利,招生量下滑,报名的部分学生申请退款。
Oren:
进行线上宣讲时,高校提供的内容素材不符合当下的大背景,比如大部分内容都是线下授课时学生才能体验到的。因此高校也应重点突出线上授课时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疫情下的授课方式。
2. 现阶段大学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在申请入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便利?
Chinalink:
高校可以放宽条件,让部分学生进入校园学习。比如,让2020年申请的同学来中国学习,这样学生起码能看到一丝希望。
疫情之下印尼家庭经济困难,学费也成为了留学的一大负担。希望中国高校提供更多奖学金,或者减免学费,吸引更多学生报名。
多举行线上宣讲, 提升高校知名度。留学机构也要和高校做好沟通,为有意向的学生提供更好的服务。
高校要想办法让吸引学生,比如做一些线上的广告。
Oren:
一些专业的课程无法供留学生线上选择,或者无法使用相应的语言授课。所以高校各部门需要协调沟通好,为留学生提供其他语言授课。
选择工科或者医学相关的专业就读的同学,由于线上授课的原因,学生没有实验器材,更没有实验室,硬件设施水准达不到要求,学习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第一年线上学习时免收学费,后期到校时再收取的学费(“1+3”模式)。
要求学生进入校园前进行隔离,并做核酸检测,降低人传人的风险。
降低入学标准,比如可以先让持有HSK3级证书的学生入学,后期再进行HSK4级考试。
安排老师去当地预科班授课,帮助学生学习,给未来在校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3. 疫情下留学机构如何做出改变,适应新环境?
积极组织当地高中与中国高校进行交流。多多交流才能了解双方的最新工作动态,给未来双方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留学机构和高校间也要积极进行交流,从不同角度看到不同问题,才能保证未来业务往来时进展顺利,做到共赢。
留学机构可以主动和高校进行沟通,向高校提出自己的运营方案、宣传方案等,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关于Oren:
泰国东方教育网有限公司(OREN)成立于2001 年,是一个向中国大、中学校推介泰国留学生的服务中心,也是中国三十多所大学及五所中学等知名学校的合法代理。东网位于泰国曼谷阿索大厦,有经验丰富的留学指导咨询人员免费向学生提供赴华留学咨询,并提供相关系列服务。
关于Chinalink:
CHINA-LINK,印尼优利联国际学院, 成立于1997年。从2003年以来,每年都举办留学中国展会,得到了社会上广泛的好评,并且已经在印尼树立起了权威的留学中国品牌。
https://v.qq.com/x/page/l32547rz6ne.html?start=undefi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