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媒趋势|探索不同地区社媒使用习惯,解锁数字招生新思路

用户使用社交媒体的习惯,随着国家和文化一样千差万别。从美国的Facebook和Instagram到中国的微信和微博,再到非洲地区对WhatsApp的依赖,不同的社交平台在不同地区被广泛使用。对于中国高校而言,理解不同社媒的使用模式,对于制定有效的国际招生策略至关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如何通过社交媒体平台有效地与潜在国际学生沟通和接触

 

各地区独特的社交媒体习惯

1、美洲地区

墨西哥:墨西哥的智能手机普及率世界排名前十,超过 96% 的墨西哥网民使用手机访问社交媒体平台。

哥伦比亚:WhatsApp的价值不仅在于发信息,拉美企业还利用它销售从房屋和汽车到面包和教育等各种产品。教育科技公司Lys利用WhatsApp向拉丁美洲成千上万时间紧迫的学生和工人提供微课。

巴西:巴西是Meta的重要市场,WhatsApp在巴西拥有第二大用户群(仅次于印度),Instagram在巴西拥有第三大用户群(仅次于印度和美国),Facebook在巴西拥有第四大用户群(仅次于印度、美国和印度尼西亚)。

*在南美人中,在社交媒体上花费的时间最多的是巴西人:每天 229 分钟。哥伦比亚人和墨西哥人也在世界上每天使用社交媒体最多队伍中。

 

2、 非洲地区

尼日利亚:尼日利亚人在社交媒体上平均每天花费超过 4 小时,比任何其他国家的人都多。

埃及:在埃及,男性使用社交媒体的比例远远高于女性(男性61%,女性39%)。这种性别差距比沙特阿拉伯、约旦、黎巴嫩和阿联酋更为明显。

加纳:虽然 Meta 的相关应用拥有的加纳用户是最多的,但加纳年轻人将大部分时间花在 TikTok 和 YouTube 上。在加纳和整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舞蹈短视频是一种艺术形式,这些视频经常在散居世界各地的侨民中传播。

肯尼亚:肯尼亚人在 TikTok 上花费的时间比其他任何国家的人都多,其次是泰国人和南非人。TikTok 在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部分地区的影响力最为突出。

*非洲文化多样,因此,根据目标地区学生独特的文化、宗教和语言来定制网站和社交媒体内容,可为您带来竞争优势。

 

3、 亚洲地区

中国:生活方式平台 "小红书"(又名 "RED")在一线城市和海外华人中拥有大量粉丝。用户通过短视频或帖子分享他们关于美容、时尚、旅游、美食和教育等领域的产品和服务的体验。与谷歌相比,一些中国游客和学生更多地将小红书作为搜索引擎。

印度:印度人用于社交媒体的在线时间比例(45%)和使用的平台数量(平均 8.7 个)均居世界前列。

泰国:泰国人喜欢使用Facebook作为社交媒体,但与FB Messenger相比,他们更喜欢使用LINE聊天。LINE为用户提供新闻推送、在线支付系统、游戏库、电视流媒体、数字漫画和电子商务。TikTok在泰国非常受欢迎:49%的泰国人经常访问该平台,这使泰国在TikTok的全球市场渗透率排名中名列前茅。

越南:WhatsApp在许多新兴市场无处不在,但在越南却并非如此。越南本土的信息应用Zalo是首选,其次是FB Messenger。在社交媒体上,越南人喜欢有趣的帖子和视频,他们会与朋友分享其中最好的帖子和视频。

*亚洲领先的社交媒体应用程序功能繁多,已融入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日本:在 2011 年,社交媒体和信息平台LINE在日本推出。其标志性的贴纸确保了它在这个热爱动漫和表情符号的国家的持久人气。LINE在台湾和泰国也很受欢迎。

韩国:韩国人的注意力集中在少数几个平台上(他们平均使用 4.5 个平台,世界平均水平为 7 个左右),尤其是Kakao信息应用。KakaoTalk和社交网络服务KakaoStory,它们涉及了照片共享、购物、电子邮件和钱包功能,几乎每个韩国年轻人的手机上都有这些应用。

菲律宾:Meta是Facebook、Instagram、Messenger和 WhatsApp的母公司,在菲律宾拥有庞大的业务。Facebook和 Messenger共同占据着主导地位。

印度尼西亚:印尼的社交媒体活跃用户数量位居世界第四(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印尼人每天在他们最喜欢的平台上花费大约 3.3 个小时,而且他们有很多这样的平台:平均每人 8.4 个平台。

*全球大多数社交媒体用户(57%)在亚洲。仅东亚人就占日用户总数的 29%。日本和韩国拥有无比活跃的社交媒体环境。与 Facebook 等巨头相比,本土社交媒体非常受欢迎。

 

中国高校该怎么做?

在全球化的教育市场中,各地用户对社交媒体的使用习惯广泛而多样,但总的来说,FacebookInstagramTikTok三大社交媒体巨头已成为不可或缺的日常工具。

鉴于此,中国高校在进行国际学生招生时应当充分认识到利用这些平台进行数字营销的重要性。这对于中国高校来说是扩大国际招生规模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策略。

发表评论

请注意,评论必须在发布之前获得批准